在一个团体中,如果大家都尊敬长辈,就会和谐相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这个被称为“多元思维/多元化思维”。当意见不同时,如果一个人固执己见而缺乏尊重,也会难以共处。龙普查曾经给予过深刻的教诲,是针对前来求戒者,还有授戒僧团—-就是一同参加授戒仪式,授予求戒者戒律的僧人们。他教导那些来求戒的人要恭敬,是这些僧人授予我们戒律,接纳我们成为僧人或沙弥。龙普查教导说要有深深的敬意。这是谦逊产生呢。是有了尊重时,谦逊就会产生。这样共处就会有快乐。

一是谦逊,一是尊重(恭敬),是有一些不同的。谦逊或谦卑意味着谦虚恭敬,是指它没有膨胀,没有空气或者没有充气。它对应巴利语术语 “nivāta”。 “Vāta” 的意思是 “气”。它不会膨胀,因为我们控制自己的状态意味着我们处于正常状态。它不像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而是像还没有充气的气球。谦逊与尊重相似,但有不同的意义。

关于尊重,我们可以看到的。当我们崇敬佛、崇敬法、崇敬僧时,我们在肯定他们的美德和善。或者我们也应肯定他人身上的善,甚至其他事物的善也可以。像树木。有树阴可以提供荫凉的树木。例如,舍利弗尊者看到一棵树长期提供荫凉的善;他看到婆罗门拉达曾经给他一瓢饭,维持了他生命的善。舍利弗尊者有美好的德行,真诚地肯定他人的善,并把这种肯定通过身和口表达出来。

至于谦逊,它意味着有能力,但是保持着正确的自我认识。例如,我们可能有很高的知识和很高的能力,但我们举止得体,没有自负,傲慢或夸张的吹嘘。我们有些人自身有好的东西时,可能会自抬身价而贬低他人,这样是缺乏礼貌的。但具有德行的人会彬彬有礼,适时适地的给予他人荣誉。这也同样强调的是内心。

去巴蓬寺住时,我们被告知前来受戒的僧人必须把以前在世间所拥有所作为的一切留在寺院门口,不要带到庙里来。他教导我们不要因为以前的自我而傲慢,否则我们无法在那个团体中生活。如果在世间我们比别人地位更高或拥有更多,住到那里就缺少谦逊的机会了。这就像大长老阿难尊者和难陀尊者,当他们要受戒时,理发师优波离也在其中。他们意识到如果理发师在他们之后受戒,就还要继续尊敬他们。因此,他们让优波离尊者先受戒,以便他们可以恭敬地向他顶礼。他们放下自己崇高的家世和众多的财富,让优波离尊者先出家,这样他们就可以放下自己的见解和我慢。

龙普查把这一点拿来教导前来受戒的和安住下的僧人们,即使语言不同,来自不同的地区,但都不要执著于此。去“Miang” 就是去“Muang (城)”。买 “Kia” 就是买“Kluea (盐)”。这就是一些名词概念,意思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没有哪种语言更好。至于我们可以吹嘘自己的地区,而看不起其他人。世间社会就是这样的,对吧?富人可能看不起穷人,高学历的看不起教育程度低的人,地位高的(有高职位和事业的人)就看不起没有地位的,就是关于这些财富、地位、赞誉和快乐,等等。

因此,谦逊会带来明显的特点——谦逊的行为举止,言语和心,还有随喜心,这些符合喜心的原则,可以培养梵住成为无量心。如果我们有谦逊、有善语、有慈爱、有悲悯、有一颗温和同情的心,那就是随喜心。如果能做到的话,就可以引发深定,这不是容易(简单)的。因此你可以看到那些进入佛教的人的特点,你注意到吗?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欧洲人,美国人还是亚洲人,他们的共同点是会有法在心中生起。他们会有谦逊——谦逊的举止,谦逊的言语和谦逊的心。就那样的发生在布施,持戒和禅修时。

他们的心受到陶冶,尊敬长辈和尊重有戒有德者。听闻佛法后,他们不会紧抓着世俗的资历,也不会因家族、财富、家族显赫、富裕、相貌好、拥有知识能力地位或众多追随者而自以为优越。因此,我们看到来寺院的居士,在世俗意义上可能有好的家庭背景、财富、知识、地位和能力,但在寺院里,他们把这些放在一边。放下我们所拥有的种种世俗名相,感觉轻松自在,就可以与那里的团体相处融洽。

如果执着我们所拥有的,沉迷其中,就会一直执著下去,而不会意识到它并非永恒和持久。尤其是“诸行”——它是无常的。当“行”无常时,因“行”而存在的其他事物也是无常的。它们可能改变。一位亿万富翁,在有朝一日可能一无所有。某一天贫穷和匮乏,但某一天可能变得非常富裕。有些人毫无地位和身份,但有一天可能身居高位。而身居高位的人有一天可能失去一切,包括跟随着。这是不确定的,这就是世间的状况。

因此,我们无法执著于我们所拥有的。就算拥有时,我们也不能看不起别人。相反,我们应该利用我们所拥有的来造福(给别人带来利益),对他人慈悲为怀。越是温顺谦逊,别人就越尊重我们, 越能接受我们的优点与善。这很重要。因为如果一个人固执傲慢,那会发生什么呢? 哪怕面对我们的朋友,也可能导致友谊荡然无存。我们可能会对朋友发一些不应当的无名火,彻底伤害了朋友,伤害了友谊。或者说我们可能不会有好结果,我们吹嘘与固执,就会失去我们的长处或优点。

就像我们中有些人出生在高贵家庭,有些人很富有,但也许不能在学业或生活中取得成功,因为固执和自负,不肯听任何人的提醒和建议。许多人有钱就挥霍无度,直到倾家荡产。在佛陀时代就是这样,今天仍然如此。或者在团体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吹嘘和摆架子,喜欢行使特权而无视纪律,这会导致分裂不团结。因此规章制度与戒律,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就像把各种鲜花编成花环一样。

那么,治愈固执和自负的方法就是我们要有善知识来提醒,从而养成良好习惯。例如我们有老师,僧人要跟随戒师指导,戒师帮助我们去除烦恼,使我们不至于成为傲慢自负的人。如果一个人缺乏智慧,不听任何人的话,对吧?当人们赞美和纵容他们时,就很容易迷失。而这种人往往喜欢那些厚颜无耻的来奉承他们的人。这样工作和事业就可能毁于一旦,因为缺乏仔细考虑事物的智慧。迷失在世间的得失、地位、赞誉和幸福中。没有思考这些事物属于世间,是世间的幻象——利得、损失、名声、讥嫌、指责、称赞、快乐、痛苦,这些生起时,就应谨慎(警惕)。这就是自负、吹嘘、不谦逊的危害。

至于“尊重”,如前面所讲,是指肯定他人的优点长处,以真诚和深刻地表示尊重。因此尊重是指深深扎根于内心的善,使人有一颗温和的心,不刚硬或粗糙,而是细腻,高雅的心。这很重要。当我们有这样的尊重时,我们就会有美德和慈爱,不会想着去挑别人的毛病,不会想着贬低他们的善行,不会想着与之竞争。这是有美好的德行,看到的是善,现在被称为“正向思维”。

我们不断的训练正向思维,就会带来快乐。不断的正向思维,本身就是慈爱。当我们有这样的慈爱时,就能轻松地与他人相处。人与人之间有相互的慈悲,总是看到他人的善,而不是看到他们的过错,我们的心就安然自在。看到别人做过的善行和美德,我们情不自禁地接受和赞扬他们。通过身口意,真诚而非虚伪地赞叹和尊敬。我们的心就是带着尊重的随喜心。多多实践,它会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中。经常这样做,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善,崇高。

因此,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会完全丧失幸福。让我们这样修行。当我们有了这样的尊重,它就会从我们的脸上表现出来,眼神会明亮,面容会美丽,我们的智慧也已经提升了。尊重和慈爱的好处是会让我们可爱,讨人喜欢和体贴。别人也会尊重和赞美我们。我们获得身心的快乐,没有麻烦,与任何人都没有危险或敌意。有时,即使我们为别人做了好事,但他们没有以善意回报我们,我们可能会有点伤心。用现代的说法,我们可能会感到有点“(noy) 恼火”。但能够守住那个原则,我们不去责怪他们。我们行善,已经得到善报。他们不回报我们的善意,我们不用去关注那些。

因为在世俗社会中,有无私慈爱的人是很少的,懂得感恩回报的人就更少。事情就是这样子,每个人都有自我,都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因此当我们来修行时,无论做什么,当我们有善行时,,别人可能会在困难时帮助我们。我们就可以渡过难关,从不缺少支持者和帮助者的照顾。因此,我们不要动摇,要好好地建立正念,做一个不放逸的人。这样做,我们的心就会有细腻的智慧。

我们将在每一世都投生于高贵的家庭,直到证得涅槃。这就是尊重和谦逊的区别。讲这个是为了让我们有所思考。总之,认识并肯定到我们在他人身上发现的优点和善,我们为他们的优点与善而欢喜,尊重和谦让他们。谦逊就是让我们的心谦卑,身口意谦逊,不自负,不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这些都是我们生命里的祝福。

佛陀曾开示尊重、谦逊、知足和感恩是至高无上的祝福。修行者应遵循这些。我们将拥有美德、布施、持戒和修行。最终,我们每一位都将彻底具足见法的智慧。

祝福大家。

当我们的心跑到过去或未来时,禅定就不稳固,正念也不在当下。我们就觉知,心正在散乱就知道心散乱着。如果正念非常稳定,当我们知道心散乱时,散乱的心就会停止。这就被称为“心只是心”,不是生命(众生)、人、我们或他们。就看到散乱也只是生起,存在和灭去的法。这可以观照成为法,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念力和禅定是不够的。我们可以来诵念《忆念三宝》的偈子(Itipiso/Svakkhato/Supatipanno) 诵108遍,或诵念《吉祥胜利偈/胜利吉祥偈》或《胜利之阵偈子Jinapañjara/金那般川经文》。要诵念到心平静。有些比丘能背诵《比庫巴帝摩卡》,他就会背诵巴帝摩卡。因为背诵需要记忆力和注意力。如果你到一个恐怖,荒凉的地方,诵念巴帝摩卡45分钟,心就会感到安详。

那有些人在广阔,空旷的地方时,心也会飘忽不定。就像黄昏时分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某种力量冲击心,让你有那种感觉。当我们观心时,就会知道心开始不安了,不平静。在数千亩的森林里,像是只有你一个人,听着鸟儿歌唱和长臂猿嚎叫,在森林中回响。很静谧,非常非常静谧时,就会感到孤独。这时,,就要背诵经文了,忆念佛陀,忆念佛法和僧伽。因此,我们诵念的这些偈颂,早晚课的诵念,要牢记在心中。当面临种种危险时,我们可以提起这些偈颂让心平静。

因为这个心喜欢跑,随着各种外境对象四处跑。让我们快乐的事物(对象),我们会想念它们,我们会记住它们。人们渴望那个,渴望快乐,这个世界的快乐,感官欲乐——从那些让我们满意的色、声、香、味、触、法中得来的快乐,我们都渴望着。但世间的感官之乐总是伴随着感官之苦。意思是它仍然可以成为痛苦再次生起的原因,当那种快乐与我们分离时,或者失去了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物,远离了我们爱的人,痛苦就会生起。或者我们有这个身体,这个色身也同样是我们心灵的快乐。如果身体健康,我们就会快乐。因为能走、能说、能吃。但总有一天,它会逐渐衰退,眼睛看不清楚,大大小小的器官都会出现问题,曾经走路稳健的膝盖已经退化了,过度使用就会让它们退化。我们可能会感到烦躁、不舒服、生气,因为身体不能像以前那样使用了。色身有很多这样的过患,如果没有及时觉知到,我们将无休止地受苦。与心爱之物分离,比如这具强健完美的身体,也是内心所爱之物。如果我们能够接纳这个自然的真相,心就不会受苦。而这个身体肯定也会随着它的自然而衰退。世间的快乐就是如此。

第二种快乐是我们在这里修习的禅定之乐。当我们获得定力,或看到我们的心变得平静,清凉时,它变得柔顺,倾向于佛法。心非常清凉,很容易导向法,听法很容易理解,也容易接纳真理(真相)。因此我们对佛、法、僧的有信心了,那就遵照着修行,有信心了就精进的修行。当我们想要世俗的快乐时,我们会尽力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追求——不损害自己,不妨碍他人。如果我们想要从禅定和佛法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我们也一样要精进的修行。精进地与过去在意的事物作斗争。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的快乐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的快乐。它会阻碍我们,不让我们进入禅定的快乐。 因此,我们要先放下所有世俗的东西。与禅修业处在一起——佛、法、僧, 出入息,以及念诵。建立良好的定力,保持正念维系在当下,然后心就会宁静,有一些定力,叫做刹那定。定力再加强,或者是达到心一境的级别,这是安止定。

在起初,如果波罗蜜不够的话,我们先获得的是小定力。例如,听法时感到法喜,充满快乐,有时汗毛竖起,泪流满面,身体轻盈,或像波浪拍打海岸,内心有麻麻的感觉,称为 “喜”(piti),有五种。感觉身体变得巨大无比,延伸到这个大厅。仿佛要穿过大厅,非常轻盈,像漂浮在空中。这些都是喜的表现情况/征兆。当修行者有这种体验时,他们可能会疑惑这是什么。查阅经典,经典解释说这是喜,源自于内心的平静。这不一定发生在听法的时候。听到各种事情,人们在做功德,我们随喜他们的功德,然后喜就生起了!或者我们向贫困者施舍而感到满足,快乐而满足,即使金额不多。但是接受者很高兴,所以我们也很惬意/满足,喜就生起!

那些聪明的人知道怎么做功德,让喜生起。帮助佛教工作会让我们产生喜和满足。有些人在帮助佛教事业方面有很大的动力(心力),或各种社会工作方面有很大的动力,也不知道这种动力从何而来,但就是有巨大的动力。做了之后感到满足和快乐,把它供养给佛法僧三宝。这就是所谓的善行或功德。功德来自布施,持戒和修行。当我们这样修行时,意味着我们想要获得更高层次的禅那的快乐。但当我们还没有达到时,先让它一点一点的进展。

成为剎那定——当定力不断的得到发展时,从而身心轻盈而空灵。那也同样的不可思议了,被称为近行定,特别是在有时智慧生起的那一刻,我们看到事物都是无常的,身体是无常的,我们看到它在分崩离析。我们看到的各种事物似乎持久而永恒。有一天我们以洞见和智慧看到这个事物正在生灭——我们已经学习过所以能理解。我们建造物品,建造能维持上百年的建筑,无论是木头还是混凝土,它们都会老化。但如果我们以智慧去看,我们会深刻地看到,看到它就在此时此刻正在老化。这样看就称为生起智慧,看到我们的生命正在走向死亡。以智慧清晰地看到是这样子,那我们就必须找到一条出路。

那就是修行佛法,出离一切苦之路。可能会产生喜悦,能维持3天3夜,这是因为内观禅修生起智慧。但如果只是禅定,它只是为了宁静能够获得禅那,心是静止的,能够压制贪嗔痴。但是烦恼根本没有被去除。这就是所谓的修定,禅定中的快乐。那些在禅定中获得这种快乐的人也很满意,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处于这种专注状态的禅定比任何外在的事物都要更好,没有什么可以与这种禅定相提并论。感到精神上满足,快乐和平静,这样种种。这是第二种快乐。

许多沉浸于这种快乐的隐士或修行者转生为梵天。但他们是世俗的梵天。当禅定的力量,作为梵天的力量耗尽后,他们又回过来转生到人界。但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快乐,超越了色声香味触法所带来的快乐,后者掺杂着痛苦。因此感官欲乐只能到达六欲天。更高的是梵天的快乐,第二种的快乐。

第三种快乐,是了知和理解佛法的快乐。能够一点一点地清除烦恼,这就是所谓的逐步进入涅槃。如果证得涅槃,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快乐。但如果我们还没有证得涅槃,就必须继续训练和努力,而产生定力,观照而生起智慧。见到诸法的本质,心也敞亮起来,从而能够放下。因为看到名色是苦、无常、无我的真相, 就像阿若·憍陈如尊者那样。他深刻地理解了,五比丘们深刻地理解了名色,有生就有灭,这是自然规律,仅此而已。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佛陀的教导,我们必须修行。

我们知道涅槃是至高无上的快乐,这都是好东西,只是我们还做不到,我们要努力地一点一点地去做。从善行开始,从布施开始,从持戒开始。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说,有时可能会有团体来修行1天1夜,3天3夜,7天7夜。只是以禅修为目标,尤其是进入雨安居,沙弥或比丘的目标就是修行和修养心。日中一食,只吃钵中食,不说话,尽量少睡觉,或整个雨季都不睡觉。这些不同的事情都是磨练心的技巧,持头陀行以强化心的力量。都为了让心平静下来。当然这是在戒的基础上。

在家人有五戒,佛日时八戒,但沙弥有十戒,比丘有227条戒律,要根据我们的能力来践行。训练这个心使它平静。为了心的平静,而心的平静是为了培养智慧:了知真相, 看到这个被称为自我的身体——如果我们把这个身体看成是我,是自我是个体,那就表明我们的心是迷惑的。用学术的话来说, 就是所谓的自我迷惑, 真的相信它就是自己。如果我们知道这个身体不是我们,看到真相,看到自我了—— 这个个体根本不是一个自我,它是大自然的元素。我们就会明白,我们是靠什么长大的?靠食物、空气、水、火元素,我们才得以成长。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身体长大。但都认为这是我们,任何进入这个身体的东西都完全是我们的。我们的心就是这样执着。如果从来没有学过,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真相)。从出生起,它一直都是我们。老是我,病是我,死是我,出生是我,就这样的。

但是佛陀教导要明白它不是我们,这样我们就会有智慧,就不会受苦。因此我们就要来学习,努力修行从而能够理解,去看名色的真相。这就是通往涅槃的道路,或者说是更高的第三种的快乐。这是一种没有任何痛苦掺杂的快乐,是我们能够达到的。第一种的快乐是色声香味触法带来的快乐,我们已经认识的感官欲乐了。但第二种的快乐,我们必须训练以获得定力,然后运用定力观照生起智慧。这将是一点一点获得的第三种的快乐。

愿大家都能下定决心,每天这样修行,直到我们获得真正的快乐,那就是涅槃。祝福大家!

自从佛陀首次对五比丘开示后,然后在鹿野苑的森林度过了第一个雨安居。雨安居持续三个月。这个习俗是有因缘的,有必须要安居的原因。通常,在雨季的安居期间,正是种植的农作物的生长期,是水稻破土、发芽、开花、结果的时间。在佛陀时期,大家出行都是沿着田埂或者是马车的路径来行走。而且可能走很长一段时间,才会遇到另一条马路。大多数时候都是茂密的田野。出家人的出行,会造成损害——损害到居民种植的正在发芽的农作物。这就是比丘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外出远行的一个原因。佛陀不想给居民种植的农作物造成损失,出于这样的考虑,认为教众不应该在这个时期出行,所以就产生了雨安居的规定。

但是比丘还是可以外出的。如果在外不超过七天,这同样是没有缺失戒腊。比如去照料住院的比丘,或是生病的父母,或者比丘所剃度的弟子想要还俗,那么为了教内人士的利益,可以外出去教导去给予佛法,出于这些考虑都是可以的。或者弟子要做大功德,邀请比丘去应供。这样也是可以的。另外,还有一些情况,比如在雨安居期间遇到大洪水,比丘也应当离开,去别的地方居住。遇到了一些灾难,让那里的居民全都迁移走了,比丘也没办法居住。这是因为遇到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那还要讲到,遇到强盗侵害的危险,野生动物侵害的危险,也是一样(可以离开安居的地方的。)

趁着雨安居的机会,比丘要复习戒律的内容和禅修的内容。至于居士,进入雨安居了要持五戒或八戒;或者要下决心:每天坐禅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争取每天都供养钵食。努力的发展正念,至少要在日常坚守五戒,在佛日持守八戒。有些地方的居士。佛日)持守八戒,并跟着比丘一整晚不睡觉的禅修。这样也很好。发愿诵经念诵,有些人可能念108遍的佛随念“Itipiso” 有些人可能念诵9遍18遍“胜利之阵 偈子Jinapañjara Gāthā”,像这样子种种。取决于每个人努力的想让心进步的决心。

要进入雨安居时,比丘会有一个表达敬意,柔顺谦恭的习俗。比如礼敬住在那里的长老,会长。寺庙的比丘,要礼敬在村庄里的会长。县、地区、省(府)的,大家都要按照戒腊互相礼敬。被管辖区域内的,要去礼敬做作为组织管理者的会长——是他们带领大众走在正确的道路,就是这样。巴蓬寺那时候,是六月十六,大家都聚在一起,有机会到龙普查的寺庙,(礼敬他后)分开去过雨安居。他带大家去礼敬感恩省府的管理者/会长,就像这样。不管我们在哪个省府,僧团有这个修行的习俗,也是训练柔顺谦恭,就是去礼敬负责管理的会长。这样才是有组织的。柔顺是佛陀教导的《三十八最吉祥》中的吉祥之一。当心柔顺、谦卑、恭敬,即使心里有什么样的学识,但我们都是收敛着的,放下,不执着成为知见和我慢,这样的柔顺谦恭,社会就会显得令人敬佩、规整、和谐。

入雨安居时,要做好决意和发愿:该如何度过雨安居。如果是念力很强的比丘,他可以发愿不让自己的心跑散出庙外(不去想庙外的事情),想的只是庙里的事情;有一些更厉害的,不断增长正念,想的只是他孤邸内的事情。这个必定是有波罗蜜的,可能要成为阿罗汉了;还有一些顶级厉害的,正念只在自身而已。这个要有禅定安住在一处。如果做到的话,就是我们参照的榜样:我们要让正念坚固起来。因为现在,我们的思维意识无处不在。我们收到了很多的新闻信息,当收到很多时,我们就知道一切。但是那些知道的东西,会损害我们的禅定和智慧。让接收知道的少一点吧,通过眼、耳、鼻、舌、身的接收少一点吧,让意识上的接收也少一点吧,这样我们才能更多的修行。

就像念头减少了,我们就用“佛、法、僧” 心就能宁静。如果我们讲得太多,心就不宁静。我们要下定决心少说话。像在庙里,有些比丘决意整个雨安居期间都不说话,像这样子。因为话说得太多了,散乱就多,自我就多。对吧?色、声、香、味、触、法,念头就是法尘。法尘-就是想了就去说,这就是关于 “自己,自我? 的事情了。我们收摄、少语,就能够观心,就看到念头产生了,就能看到它不是我们,不属于我们的。仔细地想想,这个念头是来自于迷失造作了的心,是“行”(行蕴)。想好的是,想不好的也是,是“行”,功德的 “行”,或罪恶的 “行”。(是造作,善的造作,或恶的造作)这个是罪恶的,我们扔掉;这个是功德的,我们去做。但也要以放下的心去做,即使还未能做得到,我们也会这样修行。

在雨安居期间,就有时间,我们要尽全力的去做。出了雨安居就有很多事务和很多职责。出家人,居士都有很多事务,这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要来训练,要训练的能把心发展的更为完善。我们不断的这样练习,每天、每月、每年的练习,心就越来越完善。心就会越来越了知,越来越理解我们的生命,因为我们有了智慧。必须要有智慧、知识、洞见(全知),最高的就是对诸行的洞见——即色法和名法(物质和精神)的真相。把听来的智慧,拿来思维,思考,这个是修行的部分。

至于,我们学习任何东西的时候,也要用到正念和智慧。来自工作或拥有各个研究领域的知识,我们利用这些知识造福大众。比如我们在各种学术原理,医学方面进行发明创新。教育能使人具备道德,同时又具备知识,这就更好了。因此,进入雨安居,比丘需要学习直到彻底理解佛陀无上正等正觉的教导。

禅定是怎么样的?五戒、八戒、十戒、二百二十七条戒,要温习戒的内容。居士要温习五戒、八戒;沙弥要温习十戒;比丘要温习二百二十七条戒律,要有进一步的理解。因为,戒律会带来快乐和宁静。哪怕是八岁儿童和十二岁儿童共在一起,八岁的孩子还不太懂事,但十二岁的孩子已经懂事了。但现在这个社会,发展的太快了。以前呢,处于玩耍年龄的儿童很享受玩具带来的乐趣,那些玩具都容易找到,价格也便宜。就不需要互相竞争那么多,因为可以容易找得到。但现在社会发展了,小孩子也有手机作为玩具。他们争来斗去的,力气大一点的就欺负力气小一点的。甚至,十二岁小孩伤害八岁小孩直至死亡的事情也是有的。这太可怕了!没有戒,没有分享,就那样啊。

进入雨安居,我们互相要分享,分享外在物质、物品、器具。居士分享和供养食物,比丘也分享他所拥有的东西,可以把居士供养的四资具再分享出来。有法的就给还没有法的分享佛法。阿姜教授弟子们各种知识,弟子学习以后就会恭敬,恭敬所有学习到的:恭敬佛教之主——无上正等正觉;恭敬佛法——无上正等正觉的教导;恭敬圣僧——无上正等正觉真正的弟子;努力的学习戒学章节——这是恭敬戒律。重要的是我们要恭敬,不放逸。

不放逸是不死之道,放逸是死亡之路。这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最后的教导。如果我们不放逸,我们学习戒、学习定、学习慧。作为小孩,就要把学业的种种学的通透明白;作为大人,也还是要继续学习,为了用于工作,为了维持我们的生机,从而对工作职责上的学习,这个真是学无止境。这两边,居士也好,比丘也好,要一起下定决心,要修个明白。并且有智慧引领我们的各种工作,我们就会走在正确的道路。这个世上有些人,无法拥有和别人同样的道路。很多人要接受自己的果报,不能选择所走的道路。但是有些人,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可以成为人,可以成为天神,还可以训练禅定成为梵天。但是,因为迷失,带向了错误的方向。可以带来财富,但带来财富的方式却是不正确的。没有戒,没有法,获得幸福,但不长久,就得承受没有戒的过患(后果)。

但是走在正道上的人,走在让心宁静的道路:布施、持戒、修行——就是我们决心发愿的那样。正确,不迷失,不被烦恼带向低级的道路(恶趣)。比丘坚定的在正确的道路上修行,行禅、坐禅、早课、晚课,有些人在整个雨安居期间不躺下睡觉(不倒单),只吃托托钵时由供养者放入钵里的食物。小心收摄着内心,这个就更细腻了,收摄自己的内心从而达到宁静。像这样等等。

关于雨安居,今年的比丘、所有居士,一起下决心,每一位都好好修行。祝福大家!

月明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