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

业是指身,口,意的行为,是培养习惯的过程。开始于念头,我们要做功德的念头,要诵经的念头,要打坐的念头,要去寺庙听法的念头,这些是善良正直的念头。当我们有了念头,并且确信那是好的,我们就会去做好事;如果有不好的念头,并且喜欢那个念头,就会去做不好的事情。善业和不善业都先从意业开始,源自念头;而内心还执著这些念头。执着好的事物就会做好事,比如布施、持戒、禅修、诵经、有机会时如星期天去寺院修行,或者当我们有时间就去供养,如果我们有能力,有意愿,有信心,就能做到。

当我们经常生起这样行善的念头,最后就会通过身体和语言付诸行动,就会渐进地培养和改善我们的内心。因为我们已经相信这样做是好的,认为做坏事有罪过所以不去做。我们做善业并对这样的行为抱有信念。当我们经常地这样做时,它很容易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支持因素。无论我们做什么,只要经常去做,比如经常布施供养,想要去供养,听法,打坐,就变得非常容易。我们这样做直到习以为常,成为我们经常做的习惯,就变得非常容易。如果不做就会感到不舒服,有一种告诫自己心里不舒服不开朗的感觉。因此做功德会感到欢喜,我们就能轻松地做。如果我们要停止做了,感觉就很不好。

但是对于没有做过的人来说,要去做很难,甚至要生起一个行善的念头都很难,非常难以想象。看到别人行善,他们还会嫉妒别人,不仅不去做,反而造作恶业。一个人走向功德,另一个人走向罪恶,每天都在造作恶业。与其欢喜他人的善行,天天都有功德,他们反而生出嫉妒的心思。他们用离间的话来阻挠那些做善事的人。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例如在僧团的戒律中,如果有僧侣念诵227条戒律,我们去说”别再念诵了,念诵它做什么”,这就犯戒了。而且正在诵戒者是不能搬迁住处的。这有功德利益,有功德利益是说正在行善,必须支持。所以如果我们看到别人在行善,布施持戒修行,我们就想着随喜说 “善哉, 善哉”。有人来供养僧众,我们就在心里轻声说”善哉”。这样我们也能得到功德,随喜他们的善行。

人们所做的善行,造作善业成为习惯助缘,多了就会深深印在心中,称为善的随眠深藏在我们心中,或者它深深地存在于心中,是一种经过栽培而形成的好倾向。做坏事的人也一样,违犯五戒的人就是在造恶业,这也会进入心中成为习惯性助缘,那是罪恶的一面。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都是造业。继续造善业,当我们这样多造善业,它就会不断提升。会从布施发展到经常能持戒诵早课和晚课。在危险来临之时,”佛法僧”的经文就会不由自主地生起,毫不放逸。你会看到逃过一劫幸存的人,一旦有了正念,看到情况不妙,一辆车高速驶来就开始诵经。诵经之后会发生什么? 生起正念,内心不散乱,内心不会游移。诵经后在当下生起正念。一旦生起正念,就生起智慧,一旦发生危险的事件就能找到出路,以正念应对那个局面。在危难发生时也能找到出路,发生火灾能以正念找到出路,或者发生洪水,车祸等,都能因为有正念而幸免于难。

所以诵经是让我们内心平静,消除杂念的方便法门,能对三宝生起坚定的信心。以正念诵经能促进智慧的生起,会从布施持戒修行发展起来,这个诵经就是修行。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正念守护,正念太弱,有时别人的正念波也能控制我们的正念,让我们变得不正常,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内心太脆弱,正念太弱,就像房子没有一道好的围墙,其他人在外游荡,无家可归的人就想占据这个房子作为自己的家,而房主的内心薄弱,就像生病的人,没有力量。 如果有更大力量的人进来就会占据这个房子作为自己的家,直接接管控制,把这个房子当成我的家,占为己有。除非有人来管理,生病的人就去求助有波罗蜜的人,警察来。军队来,把坏人从房子里赶出去。这就能帮助房主,让他恢复力量,从疾病中康复,便有能力保住那个房子。

内心也是一样,就像我们的房子。如果我们的内心太脆弱,正念薄弱因为我们不修行,当我们生病时,我们的正念本来就弱,会变得更加薄弱,因为有痛苦的感受。这时,其他的心流可能会干扰进入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内心更加混乱散乱,烦躁或者完全失去正念。失去正念就可能被其他心控制我们的心,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内心就会随着情绪走,什么情绪,什么念头,它就会随着那个情绪走,,随着那些想法印象走,随着心中呈现的影像走。这很危险。如果追着跑还能停下来就还可以挽救,如果追得太远完全脱离控制,一个人就可能会失去理智,陷入疯狂。

但如果还没到那种程度,正念薄弱还可以试着挽回,让它好起来恢复正常,能够守护这个身体。因此我们练习正念,非常重要。在危险发生时,我们能以这个诵经文保护自己,”佛法僧” 或者 “伊底偪 搜 派咖哇”,背熟牢记于心。有些人也会遇到危险。 危险…骑摩托车时,会有人来暗杀毁掉生命,但是那个要毁掉的人,看到是一位比丘坐在摩托车后座,还看见另一个人一起骑行。诸如此类。这表明诵经修行后,佛法僧三宝的威德力就会保护,逢凶化吉,平安无事。所以我们要努力修行,培养内心,造善业。通过什么? 身业,语业,意业。好的想法生起来,要尽量保持,维系这个好的想法,然后付诸行动,造下善业。那个善行就成为我们的习惯助缘了。我们能轻松地做,去寺院打坐,诵经,持五戒八戒打坐,非常容易。

像我们这样,可能在佛日斋戒日,我们就通过身口意遭善业。有很大力量的人就多持梵行一天,不吃晚餐等等。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的人,没有不吃晚餐的经验,禁食可能会像要死掉一样,但是有经验的人,已经做过了,经历过了,即使他们死,这也有很大的功德利益。就像给孤独长者的仆人,他整天辛勤工作,然后在佛日(守戒日)回到家里,看到大家都在持守戒律(守戒日)。他鼓励自己说:”我也可以做到!我也想积累功德。”于是他也开始遵守戒条。身体里泛起一阵风疾,威胁到了他的生命。其他人劝告他应该进食,,比如吃些米饭或喝米汁,但他拒绝了一切。如果他就这样死掉,那也无可奈何。果然仆人真的死了。为什么? 因为持戒不是不让人去死。持戒让内心欢喜生起功德,死后成为福德善业,他就会投生到好的地方享受快乐,投生为国王的儿子。

遵持八戒半日,即可获得如此福报。不管怎样,我们要量力而行。如果太过了就可以放宽一些,保住性命。除非我们有坚强的力量,就不在放开了,死就死吧。有些人也能因为持戒的力量而幸免于难。所以对于身口意的行动,我们要好好修行。这很重要的,为什么?我们以业为依归,以业为投生之处,以业为随身之物,对不对?我们造下任何善业恶业都必须承受后果,所以我们必须以善业来决定自己的人生。我们才能投生到好的地方,造善业,我们才能拥有圆满具足的一切。最后我们才能证得道果涅槃。

所以布施就是随身的资粮。好好持守五戒,我们就能安乐。我们来诵经修行培养正念。这在人生中更加重要。是在培养习惯,品德特质。我们多做的习惯就成为品德特质,好的习惯。习气多培养之后,就成为深深扎根在我们内心的善法,跟随我们生生世世。我们就会遇到种种好事。

就像耶舍尊者,造下善业,生为波罗奈城的富家子弟,布施持戒圆满具足。他的相貌也英俊秀丽,有很多眷属,有智慧。但是对财富金钱感到厌倦。在伊施巴多那鹿野苑遇到佛陀,听闻布施和持戒的法义,感到法喜充满,因为他过去已经多培养布施持戒。提到修行的话题,提到世间种种过患,他也了解,因为他已经多次持八戒出家修行。乃至能听闻四圣谛法就证得须陀洹果 (第一圣果)。就在佛陀为他说法时,第二次听法,他的父母证得须陀洹果。他本人成为阿罗汉。

看到了吗?从哪里来的?从培养累积的习惯助缘而来,就像我们一直在做的。我们已经圆满身业语业,所以我们也要鼓励别人,告诉他们去做功德,互相鼓励人们布施,持戒,修行。即使只是教导他们一点点,我们的功德也会因此而增长。无论谁行善。我们都衷心地说声‘善哉!’赞叹其功德。把这个功德善法与他人分享,众生也能得到。功德就会时常在我们身上生起。这个功德就能成为今生来世众生的依靠。愿我们能累积培养。

功德能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快乐直至涅槃。祝福!

月明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