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就是我们感知对象(所缘、外缘)的元素或者界,称之为心,即能感知对象或所缘的心。对象有哪些呢?就是色、声、香、味、冷、热、软、硬,或者产生在心里的念头,因为迷失而造作构思下去的念头思想,这些叫对象(所缘)。产生在心里的称为法尘,法加上对象所缘就是法尘。我们坐着的时候会想起过去,法尘产生,情绪也在心中升起。有时候我们想要宁静,却无法宁静时,就来教导自己的心。

隆波查告诉我们要去教导心:“这个是不确定的呀,是无常的呀。” 心感知到对象以后觉得喜欢,或者不喜欢,要去教导说:这是不确定的呀,无常呀。所有我们认为确定而恒常的事情(都是如此)。有时候两个人打的你死我活的,怎么看都没法和睦相处。但有一天,他们却和好了。而两个关系很好的人,后面争吵也有可能。这都是无常的,不确定的。

我们所喜欢的事情,都是不确定的,无常的。曾经非常喜欢的食物,有一天,也可能就看到它的确定(副作用)。一旦发现它有害,我们就不再喜欢了,因为看到副作用了。这是不确定,无常。这就像比丘去行脚,遇到南瓜田,就那里等待过雨安居。村民跟他说:尊者呀,这个地方的农户有点困难,只有南瓜,食物难以下咽。他说:没关系,我就是喜欢南瓜。然后进入雨安居了,就是今天是南瓜汤,明天是煮南瓜,炒南瓜,全都是和南瓜的食物。这样一来,每天都在吃南瓜,就吃烦了,最厌烦的就是南瓜。

任何重重复复的东西,身体也会感到厌倦。之前说很喜欢的,现在已经不想要了,这说明它不确定、无常的。如果我们不去教导心,心就会被迷失在对象外缘中。我们必须教导心,因为心还不够聪明。要去教导我们的心:这是不确定的啊,无常的啊。不要去执着执取,那是苦。这样心会变得警觉,就会有智慧,智慧能够训练心,使其产生定力,产生智慧。如果我们不教导,心会随意飘动,而对象外缘又会再次影响和构造心。有时欢喜,有时沮丧。一有对象触及到心,就一整天都在构思和造作了。

因此,我们要训练心,让心宁静。如果心宁静,就容易教导。如果心不宁静,那么教导就会非常困难。 即使教导了,也不容易被接受,顽固不化,烦恼会主导一切。你告诉它说这是不确定的,无常的,不是我的。 心不会听的。但如果心宁静了,连教导还没开始,仅仅感觉到有念头产生,就马上放下。还来不及告诉它无常,不确定的,心就已经放下了,就意识到了,这样就很容易。

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像我们这样修行人。当我对修行感兴趣时,我也常常禅修。以前,我18岁在读书时,曾看到一位老师能够快速平息怒火。我们生气后,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复情绪。这位老师看到学生有的认真学习,有的不上进,也会发火。结果就拿起刷子扔了出去。然而,过了一会儿,老师的情绪就平复好了。我观察到他能够很快速的平息怒气。听说这位老师去禅修了,我们也想学习禅修,于是就去尝试。

禅修时,心境非常混乱不安,感知到对象外缘后,心绪挣扎着纷乱和动荡。当事情不如意时,也无法找到出路。就想到禅修的业处,于是坐下来,观入息和出息。当烦恼主宰心时,情况也很严峻,贪、嗔、痴都无法自知了。当禅修时,觉知入息出息时,念着 “佛陀。。。佛陀。。。”,心清凉、宁静,身体非常轻盈。那时我明白了修行的道路:苦。看到苦后,再寻找离苦之道——就是戒定慧。

这些都曾修习过,但随后,烦恼又会带着我们重蹈覆辙。我们又一样被烦恼所牵引。 当再次看到烦恼的过患时,就又再回来坐禅。这次我更加专注和努力。像我们这些人,来到寺庙听法、礼佛、持戒,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不一定哦,或许某天我们就看到佛法,那称作:小须陀洹,能够看到生灭。在没有想着自己会看到的时候,就看到了。

努力地持戒,布施,坚持供僧和听法。修行者只坐着念佛可能会分心散乱了。这时就去思维生命不确定,死亡才是确定的,我们肯定会死,生命的尽头就是死亡。这时心情也稍微宁静了,那来思维一下这具身体死后会变成什么样。它有地四、水、火、风四个元素,我们把身体分成这四部分。比如骨头是一个部分,水和土是另一个部分。这样可以看到它里面没有我们的存在,之前很小的一点,为什么长大了就变成了我们呢?在母亲的腹中,是一个小肉块。一旦意识附着在上面,就会不断扩展。扩展到现在,已经完全变成我们了,每个细胞里都是(意识和抓取)。

如果我们研究细胞,就会知道每个细胞里是这样,细胞里更小的就是原子。有正电荷、负电荷和中性电荷,质子、中子、电子。身体中的电能里面,也充满意识和抓取。现在我们这样观照,坐下来。。。先用思维。当呼吸停止时。。。我们知道是因为有呼吸才能活着。如果没有氧气,身体会在5分钟内死亡。坐在这里的每个人,如果缺氧就会死掉。

那么,谁让我们的身体死亡和坏灭的。心是否愿意? 心也不愿意,但身体依赖于呼吸和氧气。那么这能是我们吗?心说不想要死,但它不会听的。我们不想衰老,但身体不会听从。我们不想有病痛,身体也不会听从。然而,心却迷失着认为这是我们,生是我,老是我,病痛是我,死还是我。

好了。。。那没关系,因为我们没有看到。那就重新思考一下,如果它死了…火元素和风元素已经消失了。火元素消失后,身体变凉,因为没有了热量。水元素呢?身体膨胀、胀大,破裂后,水元素会逐渐干涸。放置一段时间,水元素会完全蒸发,只剩下皮包着骨头。就像我们去清理墓地一样,看到吗?火元素没有了,风元素一开始就没有。火元素消失了,没有水元素,身体完全干枯,只剩下土元素。土元素会逐渐分解,其中硬的部分分解得慢一些,比如骨头,它需要时间,也会逐渐分解,变成像土元素一样的土壤,就是大地上的土堆,那根本没有我们的存在,也没有属于我们的东西。心也会意识到没有我,没有属于我们的东西。是四大元素,不美、不净,也不是我们。

要是心还不宁静,就再去思维:当我们死在坟场,呼吸停止了,就像之前一样去思维。尽量多的反反复复思维,直到心宁静。念头越来越少。思维变得更加有序,最终也会有一些宁静。身轻盈,心轻盈,有力量,这就很容易教导自己了。当坐禅有禅定的时候。 就很容易去教导:“这不是我。不属于我们。” 这样就会容易接收和听从。

当退出禅定以后,会再次产生满意,不满意。 那就再来教导心:“这是不确定的,无常的,没有我,没有他。” 当我们对谁生气时,嗔恨的对方,他只是五蕴四大,我们也只是四大五蕴。我们现在的愤怒,是经过思维加工出来的,都是无明,是”名”法。 不是我们,这是烦恼在污染心。不是生命,人,个体,我,或他。每天都要这样修行。

从醒来开始,一整天都要保持正念,直到入睡。就这样去训练。直到有一天,就会知道看到生灭。当看到生灭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色(身体物质),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名(心灵精神层面)。就只是生灭。看到生灭后,那会怎么样? 那就没有了。 全都是习俗规约,所有的一切都是世俗假名。

解脱随之而来,心变得空,看到解脱…即便如此,也很难相信。真的…当看到时,就会看到,看到解脱出现了。没有的…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习俗规约,名相概念。都是人创造出来的,自然界没有“我”的存在。。。没有的。只有心具有那种认知/见解。这是通过修行而产生的智慧,认知清晰,信仰也坚固,明白了。

就看到佛陀的教导,的确是正确的。。。如此的无常,无我。这时候就有轻安产生。轻安,是一丁点的喜。轻安之后就产生喜,产生乐,和满足感。然后就从迷失中抽离。从贪嗔痴中退出。心就宁静,轻安,心充满喜悦满足,舍离放下。到这里时你就会看到没有我的产生,生老病死都没有的。心只是短暂的依附于这个身体。

聪明的人就去行善。不是天人的,可能转生成为天人。如果我们有禅定的力量,可能就出生成为梵天,但是我们要学习要明白,哪怕再回过头来出生,出生的次数也在减少。因为每次出生都是苦。请大家努力修行。

祝福大家。

八关斋戒和八戒有什么样的区别?八关斋戒也是持守八条戒律。而这八戒,是我们一直都有持守的。但如果是在佛日——即每月农历初八、十四或十五日,在这些日子里受戒就称为受八关斋戒。持戒一天一夜。从当天早晨开始,我们一大早先在家里受持八关斋戒,要从早上开始。然后到庙里,可能再受一次戒,并且一直持戒修行、学习佛法直到天亮。这就称为 100% 地持守八关斋戒了。

八关斋戒是在家众进入八戒的一种方式。因为在家居士每天持守八戒是不方便的。我们工作很辛苦,会感到疲倦,所以晚上需要吃饭等等。但是我们利用佛日/斋戒日的机会去寺院受八关斋戒,也是相同的八条戒律。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八关斋戒就算不完整。因此我们要仔细持守好完整的八条戒律,尤其是守护身口意行为,要用心持守。

但当我们的波罗蜜更加深厚以后,可能就可以持守更多。如果我们持戒一天一夜,这就是标准的八关斋戒。具体就是我们受戒的那一天,如满月、新月、每月初八或十四日(等等)。但如果谁有更大的力量,可能持守三天。佛日/斋戒日前一天,佛日/斋戒日一天,佛日/斋戒日后又一天,每次总共三天三夜。如果力量更强的人,可能持守一整个月,或者一整个雨安居,或者十五天也可以。

这取决于个人的发心。就如我们所知道的:从不杀生(不伤害生命)开始;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邪淫、不行不净行;包括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些口业;也要远离饮酒和服用毒品;中午过后不进食;不佩戴花环、香水和化妆品;不观看表演和娱乐节目;不坐卧高广大床。我们用心持守好这些戒条。

进入八关斋戒意味着来到寺院安居修行,大多数是在寺院或禅修中心。但如果我们不去寺院,也可以在家里守好八关斋戒,这同样能做到。就像在佛陀时代,富有的施主给孤独长者全家和随从,在佛日/斋戒日都会受持八关斋戒。即使是还喝母乳的婴儿,那天也不喝奶了,而是饮用甜糖水和蜂蜜水来代替。整个家族的人都持守八关斋戒。

有一次一个新来的工人去森林砍柴。他回来后,很惊讶的发现给孤独长者家里怎么这么安静,大家都收摄着默然无语,呆在自己的房间里诵经修行。厨房的人告诉他,不再供应饭食了,因为大家都在持八关斋戒。于是他决定也持守半天的八关斋戒。一般持八关斋戒时,可以喝糖水或甘蔗汁。但这个工人,要么意志坚定,要么什么都不懂,所以什么也没喝。最后,他就过度劳累而去世。但转生为树神。这显示了持戒的殊胜功德。

现在人们持八关斋戒时,有些老年人,因为怕破戒,有时会去睡觉或休息。他们听一会儿佛法,然后去打个盹。或者东拉西扯地聊天。这降低了持戒的质量。应当避免谈论世俗琐事,讨论家庭生活、生意买卖、工作等等。那天应当完全暂停并避免所有这些。因为这是停止谈论世俗事物的日子。尽量使心宁静安稳。或者修习行禅和坐禅,像这样子,让心宁静下来。

更高层次的持戒,也意味着在内心也要持守。对吧?的确没有杀生,但如果一直想着杀生和伤害生命,虽然也没有说出口,也还是在持戒中,但这会让心有污染。要同时护持好内心,就需要有慈爱、悲悯、随喜和舍心。修习禅定以平息内心,保持精进。要警惕所有害意恶念或者追求快乐的心,以及警惕所有对感官之欲的追求。这就是正见,是八正道的一部分。

说话时要小心,谨慎的守护言语和身体行为,同时以业处和正念守护心。修习禅定以安住——这就是我们正在训练心的自然方式。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但有时还会生起觉受、情绪、想法和杂念造作。我们要舍弃它们。要精进——已生之恶,令舍弃。未生之恶,勿令生起。念诵佛、法、僧。观照以保持内心安宁,不放逸。

这是持戒的更好的品质——不仅仅是守护身和口,还要同时守护内心。具足八戒。圆满地持守八关斋戒。不要想着躺在高大豪华的床上。今天我们睡得太不舒服了,回家后就会睡得很舒服——不要让心这样胡思乱想,要控制好心念。要庆幸我们受持了八关斋戒。但是,不要在持八关斋戒后,当饥饿生起时,就想着“明天我要吃更多自己喜欢的美味食物!” 产生这样的妄想,虽然持戒仍有功德,但是比较粗糙。

内心还有杂染,在造业。所以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修行。心的训练对象就是业处。学会以忆念佛、法、僧等来平息内心。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这样不放逸地持戒,必定获殊胜功德。如果我们持八关斋戒,这个利益远大于转轮圣王的财富。即使我们集聚所有世间财富,也比不上转轮圣王的宝藏,但八关斋戒有超过这个的利益。

因此,持守八关斋戒一天一夜的人获得巨大功德。他们必将通过精进不放逸获得无上财富。持戒的声誉将传遍四方。一个有戒的人进入任何集会,都会勇敢无畏,不会局促不安。有戒的人,不会迷惑的死去(临终时心不颠倒),而会正念现前。死后,他们上升善趣天界,与诸天为伴。

持戒的功德远不止于此,它是禅定的基础。持戒的功德是禅定生起的巨大因缘。定力得到充分训练,就会产生智慧。智慧得到充分开发,就会导向解脱。这都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戒。因此,持戒的目标是让我们的心宁静、不动摇。持戒的更高的功德是快乐、宁静与圆满。最高的就是涅槃。

因此,即使是在家众,我们也可以同样的修习梵行,在佛日/斋戒日时持守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或者发心持守三天。如果没有机会去寺院,我们也可以在家里持戒。这同样有极大的功德。因为呢,,我们已经经常在做布施了,布施有巨大功德,是得到各种物资(直译是:四资具)的富足,乃至更加富有,直至成为大富翁。再越来越富有,能获得转轮圣王的宝藏。这是通过布施的功德。

但持戒的功德,就要更高,更大了。所以,在佛陀时期,无上正等正觉的弟子们就是榜样。给孤独长者,他就经常持守八关斋戒。鹿母毗舍佉也一样,她也持八关斋戒。在佛日/斋戒日的早晨,她会到自己建造的寺院,与随从们一起受持八关斋戒。看看即使那些拥有圣财、断除恶趣的人,对精进持戒的信心更加坚定。他们去寺院受戒、行禅坐禅这样修行。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持戒的功德远远超过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布施。即使已经了知佛法见到佛法了,仍然过着有家室的在家生活,他们也借此机会精进不放逸。

所以,对佛教有信心,学习八关斋戒和八戒的这些人,更能增强我们的信心。尤其是为了道、果、涅槃而持戒。持戒的功德曾被这样描述:持戒导向快乐;持戒导向财富;持戒导向涅槃。持戒能带我们抵达涅槃。因此,让我们始终下定决心,在佛日/斋戒日认真持戒并修行。

进入八关斋戒,或者平日持守八戒。为了什么?为了让我们的心放下外缘对象,放下欢乐——这值得赞叹。我们曾经躺在高大豪华的床上,睡得非常舒适,但现在睡在不那么厚的垫子上。我们曾经用香水、香料和化妆品装扮身体。我们曾经观看各种娱乐——我们不再这样做。我们曾经进食晚餐——但是现在也戒除了。而是修习梵行。我们会看到心变得清明,准备好接受佛法。这是一个听闻佛法的大好机会。

这至关重要——聆听佛法。当进入寺院时,我们不会不安,因为也有在家众朋友在那里。如果是年轻时进入到寺庙可能会有一点吃惊。因为和许多老年人一起,而我们还很年轻。但是我们是去聆听佛法的。这取决于我们的波罗蜜。我们可能证悟佛法,看到一切都是空——身心名色(物质和精神)都是空,所有一切生住异灭,只是概念而已。心变得光明,看到诸行(缘起)的生灭,那一刻心就转化了。

看到名相就解脱了。预流果的功德就在那时生起。这就是持戒的利益——去寺院持守八关斋戒,认真修行一天一夜。学习佛法直到见道。因此,如上所述,持戒有极大的功德。愿你们都坚定地建立布施持戒、八关斋戒和八戒。这些会成为证悟佛法的助缘,在今生来世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快乐。

祝福大家!

人出生后,必须学习。每个人都自然地拥有 “自我”。有些人工作,有些人遇到佛教并理解苦、集、灭、道。他们寻求逃离痛苦,寻找真正的快乐的方法。这是来到的禅修的阶段。禅修就是提升发展,使心在布施与戒中繁荣。关键是训练心达到平静,获得宁静,因为我们训练而获得喜悦和满足。我们在今生和前世修习的,今生能轻易做到。但有些人,心总是不断地游荡。不要减少你的勤奋努力。即使心不平静,也要继续努力。总有一天,我们的心一定会平静下来,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不要灰心。要对圆满觉悟的佛陀的教诲有信心。世尊的法能真正让人解脱痛苦。所以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冥想。

因此,一个人有多少信心或努力取决于他累积的修行。如果我们的心有智慧看到心灵平静的益处,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不需要勉强。在某个时刻,冥想会变得舒适。它会自然发生。我们根本不需要命令任何事。心本身会说何时该经行,何时该坐禅。关键是在白天保持正念和清晰的理解,从醒来到入睡,都要保持正念。

现在,布施还需要存在吗?是的,它仍然存在。持戒仍然存在。就像在家女众毗舍佉,富有的给孤独长者——特别是7岁就见法成为预流果的毗舍佉——布施对他们来说很正常,持戒对他们来说很正常。他们可以成家。只是观点改变了,认为色身和心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它们是无常的,注定要改变。但对这个身体的满足和喜悦仍然存在。这并没有损害。它处于道德的层次,五戒的层次。因此,我们在家人也有机会毫不费力地知见佛法。给孤独长者的许多随从都证悟了佛法。频毗娑罗王的许多随从都知见佛法。为什么? 因为他们已经造作,积累功德、布施、持戒和禅修。所以我们要努力修福,供养僧众。有机会时,要尽可能地训练我们的心。

每当我们看到老人、病人或亡者——尤其是每天都能看到的医生和护士——要思惟生命。每一个生命,我们的或他人的,都是如此。我们将逐渐理解这个身体由什么组成。当我们第一次听说这个身体是疾病之巢时,我们还很强壮。我们不明白它怎么会是疾病之巢。我们还没有生病。听到它,我们认为是别人的事。当疾病发生时,它遍布全身。但我们不认为我们也会变成那样。即使我们知道,我们也许概念上知道,但不是以智慧知道。现在,要以智慧知道,心必须平静,内敛。我们将直接知道这个身体只是生起和灭去,生起和灭去。我们看到生灭。这个身体是如此可怕。它们是疾病的住处。疾病从哪里生起?就是在这个身体中。

佛陀教导我们要警惕。佛陀用他即将入般涅槃的身体来教导我们,“比丘们,那些看到轮回危险的人,无论是比丘还是在家人,都应该建立在警惕之中。有为法以衰败和毁灭为本质。” 我们可以用这个来每天提醒自己,“随着日夜的流逝,我们现在在做什么?” 我们还能活多久?它转瞬即逝。一眨眼就是白天,然后是一个月,然后是一年。有黑暗和光明如此。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会拥有什么?人可能拥有很多或很少。但世界始终在旋转。时间不会停止。如果它快速旋转,我们会看到,哦,它已经进入死亡了。如果我们以洞见看,我们就这样看。它是如此之快。

我们坐在这里的人,一眨眼我们已经60岁了。50岁,60岁,70岁,或即将80岁。如果我们还年轻,我们可能觉得它还很遥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什么我们觉得它变快了?大自然在提醒我们要警惕。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身体开始疲惫了。这很自然。有时人们互相问,“你还好吗?” 我们鼓励地回答,“是的,很好。” 但实际上,那种健康每天都在减少。它不像以前那么好了。但它还没有受到太大损害。它仍然可以忍受。这些五蕴仍然可以忍受。如果它们不能,它们就必须破碎。

现在,学习产生智慧,根据现实理解诸行无常,改变邪见为正见, 我们可以(看到)它不是自我。如果我们看到这一点,就好像我们看到了佛法,看到了真理。这种我们执著的自我观,我们看到它不是自我。“执著”这个词,它根深蒂固。没有人想要它。如果我们知道执著就是痛苦,执著自我就是痛苦,执著我们所爱的人就是痛苦。执著宠物就是痛苦。我们不想要痛苦。但只要痛苦的原因仍然存在,痛苦就会生起。一切现象以因为本。

如果我们不想要那种痛苦,如果我们想要快乐或清凉,我们必须学习佛法,修习佛法,从布施开始。就物质而言,首先要放下我们拥有或占有的东西。我们必须首先放下自我。持戒,我们在另一个层次上放下自我。如果我们仍然有自我的念头四处游荡,我们就放下自我。首先试着训练平静。现在有功德。布施和持戒的功德是什么?那就是产生天国或神性,快乐生起。快乐从善良、从牺牲中生起。如果我们只有贪婪,把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视为自己的,它将变得越来越沉重。我们将有占有欲,有忧虑。越来越多。但当我们放下时,它很轻。这叫做波罗蜜,做善行。心轻盈,身轻盈, 善于寻求财富,并且善巧的管理财富。并不需要实现所有,所做的只是为了心里那个善的驱动,为了推动戒法和智慧的产生。

有时候,有人问到说:我们只要修行,可以吗?可以。修行去吧,进入佛法的实质。但是那些人看到不是我,不是属于我,所有的一切都属于这个世界,他们的心中就会有慈爱和悲悯,愿意分享和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这个善,并不是人人都容易能做到的。无论谁哪怕做一丁点的好事,我们也要随喜,要对他们说:萨度。每当我们看到有人修福,供养,听法,行善,帮助社会等等,都随喜赞叹,这样来树立心。如果他做得比我们更好,就更应该高呼随喜。随喜每一颗心。

事实上,每一颗心都是没有名字的。只是觉元素(知元素),依靠这个身体,所以安立了这个名字,那个名字。除去这个身体,那个心是由于无明在造作,才产生了自我。如果没有无明的造作,就没有自我,没有我,没有他;没有男,没有女;因此,我们想要抵达解脱的认知和智慧,就要随喜每一位有善行的人,并且不去给那些被烦恼压倒的人,加重负担。每个人、每颗心都想要解脱,自由自在。

但起初,他根本不知道自由怎么样的。那我们已经稍微知道了一点自由,但是别人还是被贪、被自我迷惑着、被无明遮蔽着。我们就要这样想:别人对我们生气了,我们看到他生气,就不要再以生气来回报。因为看到过患。佛陀教导说,当有嗔恨产生时,别人对我们愤怒了,我们不要再回报以愤怒。否则的话,就代表说我们的修行还不怎么样。我们要宽恕。越是我们有很大的权力和影响力,能够去回击/报复下属或者是比我们弱的人,但是我们忍耐着不去做,这个做到就有点难了,不容易做到的。有能力回击,但克制自己没有恶意不去做,这个同样更难做到。

但是那些作为下属的,那些权势和影响力不多的人,无法回击的人,那是一种层次的忍耐。那对于那些权力更大的人,要有更大的忍耐,不回击,宽恕、平等舍离,不加剧矛盾,这确实有更大的功德波罗蜜了。我们就训练自己的心,恶意会越来越少,我们越是明白佛法——事实上,这个心没有自我,为什么要去对他怀有恶意/呢?都是无明在造作他的心,不是他,他的心也不想要这样,但是还在被迷惑着。有智慧的人就看到,那些被无明、欲望、执取所压倒的人,他的心还是小孩子,就原谅他,不加剧矛盾,等到有机会时就帮一把。

这些四梵住(无量慈悲)会守护好我们的心,安稳有禅定。当禅定稳固时,就会以佛法之道看待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会看成是一种世俗概念,心就能够解脱,看到所有的东西,仅仅是个名词。 有时候我们就去读佛法教导的偈颂。像一颗树木,我们给它起一个很漂亮的名字,叫雨树。有时候它有另一个名字,就可能叫另一个名字了。但其实他没有什么名字,没有名字。那个树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名字,只是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如果想要听起来好听的,就可能叫另一个名字。

因此,当我们来学习和理解,就看到一切事物,只是名字,只是世俗概念,没有真正的自我,哪怕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那就看到佛法了。看到佛法,但还是不证悟佛法。只是把邪见改变为正见,仅此而已,这并未超出我们的能力所及。我们一直根深蒂固的这个自我、自我,你就放下一些吧,不要有自我呀——这要通过智慧。

智慧的产生,需要训练我们的定力稳固。我们这里修行的,并不只是坐着。接下来,整天都要训练正念和正知,一直思维佛法。最后,戒定慧,就会聚拢起来,就会清晰地看到,我们就对修行佛法没有任何怀疑。不亢奋,不沮丧,这是见法之道。当禅定提高,戒律也持守的很好,身轻盈,心轻盈,修行就很容易。我们努力地修行,以达到这个禅定的最初级层次。

因此,我决心每天,每月,每年的去增长善,这个是培植波罗蜜,培植心,培植心里的善,心就会越来越明亮,越来越美丽庄严,从人的心,转变为天人的心;从天人的心再转变为圣者的心 ——那就是 “高尚”。

就看到名色(身心)是无常、苦、无我的真相,就可以摧毁邪见,驱散迷失,生起正见,这都没有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愿你们都下定决心。
祝福大家。

月明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