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从我们醒来的那一刻起,就能看到自己开始对各种事情产生念头,想法和构思。那些行善的人也同样有自己的意图,想法和构思,只不过他们构思的是功德和善行。像说今天我们来向僧众供养了,聆听了佛法教义,坐禅,并训练我们的正念专注于当下。这是关于记忆意图,以及与功德善行相关的念头或思维。就功德而言,当我们多加思考和培养时,心就会安详,心变得宁静,摆脱了烦躁和不安,远离了恼怒和烦恼。而我们的心也根据所感知到的对象来构建思想。

比如,当我们感到愤怒升起时,我们会回想起过去的愤怒,形成想蕴,然后愤怒再次升起,恶意和怨恨又一次出现。或者我们的心又始思虑着那些我们觉得愉悦的情绪对象,这被称为欲望之念。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感到愉悦。而我们的心也变得阴郁,不再清明。这是一种愉悦和满足的情绪,但不是内心的宁静。看到吗?我们总是在思索着愉悦的情绪,或者愤怒、怨恨、恶意的情绪。这就变得混乱,产生热恼。贪、嗔、痴就像火一样,在心中产生热量。

如何才能熄灭这热量呢?我们已经知道它很烫了,而且我们也不想要它。每次它一出现,就给我们的心带来痛苦。没有人想要自己的心是那样的。我们想要清凉,一颗清凉的心。如果我们不能训练自己的心,心就不会冷却下来。我们就会一直这样热恼下去。但当我们立志行善或积累功德时,比如供养僧团、做大功德、或通过出家修行积德。这些功德行为能使我们的心清凉舒适。

缅怀并朝拜重要的圣地,如佛陀诞生、成道、说法和入灭的地方,或菩提树,佛陀曾开示过,在他涅槃后,当阿难尊者问道应如何纪念佛陀,他说要忆念他诞生、成道、初转法轮、入灭的地方,或菩提树,或他的用品、舍利、佛塔,等等这些。这让佛教徒能够忆念他,生起信心、喜悦和快乐。这已经是功德了。这就是佛随念。

当修习佛随念时,心就会清凉宁静,远离之前提到的所有情绪。因此,这种清凉的心非常重要。我们的想法减少得越多,我们的心就越宁静、越清凉。要来训练禅定。一开始,忆念佛陀就是功德。朝拜四大圣地已经是功德了。但佛陀进一步教导说,虽然这样朝拜很好,但你还必须以修行作为供养。仅仅弯腰顶礼是不够的,你必须更加努力地修行。

这就是培养戒、定、慧。这被称为培育我们的心。我们是个体,人事。在佛教中,有圣物、圣人和圣法。当我们礼拜重要的佛教圣地并感到喜悦和快乐时,礼敬的人也是个体,这些都是修行人士。如果没有修行人士,佛教就会消失。修行的目的是为什么?是为了在我们心中逐渐培养法。从没有信仰,信仰会增长。从没有正念和智慧,正念和智慧也会增长。这发生在我们听闻和思考佛法的时候。

在美国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名叫牛顿的美国比丘,他曾经和我们住在这里,他是我的弟子。他回去美国了。有一对夫妻,丈夫对佛教产生了信仰,但妻子却没有任何信仰。后来,妻子开始学习牛顿比丘努力教导的佛法。又在丈夫的不断帮助下,最终妻子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信心。于是他们就一同寻找地方建造寺庙和建造宗教用品,以便修行佛法。诸如此类等等。

这就是以修行为供养了。因为他们聆听了佛陀的教法,或许是聆听佛陀圣弟子的讲法,或者是圣弟子的弟子都可以,甚至是因为阅读佛法书籍也可以,信仰和虔诚就此产生。然后他们努力的修行,就像我们在这里努力禅修一样。每一种国籍、每一种语言的人都可以修行,都可以成为宗教人士。如果没有宗教人士来修行和出家,佛教就可能逐渐的消失。但现在佛教在西方世界蓬勃发展。人们有信仰和虔诚。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从印度开始,阿育王将佛教传播到斯里兰卡和泰国。从泰国,高僧长老们又将其传播到其他国家。我们伟大的导师隆普曼和隆普查的弟子们将佛教传播到国外。这就是人们如何认识并对佛教产生兴趣的。因此,可以说,我们在泰国这里是处于源头。

我们现在知道贪、嗔、痴是火,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引起火,产生苦。我们可以熄灭这火,当什么时候熄灭了火,清凉就出现了,对吧?涅槃不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东西。仅仅是我们熄灭火,清凉自然就会出现。像黑暗一样,看到吗?如果我们让心灵变得明亮,黑暗自然就会消散。哪怕黑暗存在,当有光明时,黑暗也无法做什么事情。就像现在,当太阳升起时,黑暗仍然存在,但这个黑暗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影响,因为太阳的光芒掩盖了它。当太阳落山,光线减弱时,黑暗又会像以前一样出现。因此,我们的心必须要创造光明,产生智慧和洞见。

我们必须熄灭生起的贪、嗔、痴,熄灭热量,然后清凉就会自动呈现。我们怎样才能熄灭它呢?这是它的本性。我们必须走戒、定、慧的道路。就像现在坐在这里,我们有戒律训练我们的身和口,建立定力使心保持静止,不烦躁,然后智慧就会产生。如果心非常散乱,智慧不会生起。哪怕是对儿童来说,当有正念和智慧去参加体育比赛时,他们也能获胜,得到奖牌和奖杯,或者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里有一个例子。我们可能读过那个事件,发生在2024年7月30日,在中国浙江省的衢州市。在孙女回家的路上,孙女放学后,和爷爷一起回家。但这是很自然的事,有时候就会发生。这个只有八岁的女孩迷路了。和爷爷走失了,她没有办法联系到爷爷或家人。但这个孩子非常机智聪明,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她首先有了正念能想起来,她想起了什么?想起 妈妈曾经教导过她,如果有问题,就按取款机旁边的红色按钮。这个小女孩记住了。回想起妈妈的话。有正念去解决问题,保护自己。她走到一台取款机前,立即按下妈妈教过的那个红色按钮。这个按钮连接到银行的报告中心。随后银行通过那台取款机检查并联系她。这时,一位名叫周东平的工作人员接听了电话,温和地安慰孩子,问她是否记得父母或爷爷的电话号码。这个小孩记不住,没有记得。

所以如果我们有年幼的孩子或孙子,最好把电话号码写在孩子的包或衣服上,这样以防万一。甚至我们可以在孩子所有的衣服上都附上电话号码。买小孩衣服时就把家里的电话号码写上去。随时看都能看到。如果孩子迷路了,告诉他们记得翻看这个号码。这样,他们就能联系大人寻求帮助。但是这个孩子没记住。银行该怎么办?那工作人员试图安慰小女孩,看到吗?此时小孩开始怎么了?她开始感到害怕、困惑、恐惧和焦虑。

我们小时候也经历过这种情况,对吧?小时候,去上学,当大雨倾盆而无法回家时,我们变得害怕,哭喊着要找妈妈。尽管我们觉得“为什么要哭呢?” 但有什么告诉我们说:应该哭,我们就一直哭个不停。孩子们就是这样。有时他们会有意识地想,“哦…可能应该停止哭泣了”,但因为小孩觉知还很薄弱,烦恼就会把我们拉走。这就是为什么工作人员试图安慰孩子,告诉她:“放宽心,放宽心。” ‘放宽心’ 意味着让心保持平静、冷静和安宁。不被困惑或恐惧所扰乱。他联系了警察来帮助这个孩子。最后成功联系到她的亲属,孩子安全获救了。

这种平静和冷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所修行的,就是训练心灵从烦躁中平静下来。暂时远离热恼,暂抑制烦恼。然后我们就要来研究是什么造成痛苦——贪、嗔、痴的。我们认为我们的存在源自于执着执取,有自我就是产生贪嗔痴的原因。我们就来修行以放下自我。布施、持戒、修行而产生智慧,心就会清凉。看到吗?刚开始修行时,内心会一点点的清凉,我们称之为涅槃。它并不远离我们的生活,什么时候清凉,涅槃就在那一刻出现了。坚持这样努力修行,当我们坐禅直到内心的清凉呈现时,这是奇妙的体验。

有时感觉像在空调房里一样清凉。这种清凉在心里。走路时清凉,坐着时清凉。也可能持续好几个月。这就是禅定的奇妙之处。这种清凉来自暂时抑制烦恼的宁静。虽然还没有看到涅槃,但这也很重要。当心如此宁静时,我们可以看到来扰乱的情绪或对象。有了正念及时觉知,就能放下。能放下所有外缘,智慧就由此产生。

我们用智慧训练心,发展禅定,禅定导向智慧。从醒来的那一刻起,整天都这样练习,直到入睡,尽量保持高度正念。引起苦的东西,是通过眼、耳、鼻、舌、身和意进入的对象,外源。心会不断地造作,我们要及时觉知。当我们能够及时觉知,智慧就会生起,心也会清凉。如果无法保持觉知,开始感到混乱,就要回到修习禅定,训练自己保持宁静,直到熟练。这样的修行就是我们理解佛法、认知真理或见法的道路。这就能灭法我们内心的痛苦,是一种功德,使佛法在心中生根。

因此,当我们礼拜和缅怀佛教的圣物或圣地时,我们就应当立志修行践行佛法的人成为佛教徒,体现佛法的人就是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和比丘尼。这些就是宗教中人。让我们修行以真正理解佛法。

愿你们所有人都能获得成功和繁荣进步。

在一个团体中,如果大家都尊敬长辈,就会和谐相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这个被称为“多元思维/多元化思维”。当意见不同时,如果一个人固执己见而缺乏尊重,也会难以共处。龙普查曾经给予过深刻的教诲,是针对前来求戒者,还有授戒僧团—-就是一同参加授戒仪式,授予求戒者戒律的僧人们。他教导那些来求戒的人要恭敬,是这些僧人授予我们戒律,接纳我们成为僧人或沙弥。龙普查教导说要有深深的敬意。这是谦逊产生呢。是有了尊重时,谦逊就会产生。这样共处就会有快乐。

一是谦逊,一是尊重(恭敬),是有一些不同的。谦逊或谦卑意味着谦虚恭敬,是指它没有膨胀,没有空气或者没有充气。它对应巴利语术语 “nivāta”。 “Vāta” 的意思是 “气”。它不会膨胀,因为我们控制自己的状态意味着我们处于正常状态。它不像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而是像还没有充气的气球。谦逊与尊重相似,但有不同的意义。

关于尊重,我们可以看到的。当我们崇敬佛、崇敬法、崇敬僧时,我们在肯定他们的美德和善。或者我们也应肯定他人身上的善,甚至其他事物的善也可以。像树木。有树阴可以提供荫凉的树木。例如,舍利弗尊者看到一棵树长期提供荫凉的善;他看到婆罗门拉达曾经给他一瓢饭,维持了他生命的善。舍利弗尊者有美好的德行,真诚地肯定他人的善,并把这种肯定通过身和口表达出来。

至于谦逊,它意味着有能力,但是保持着正确的自我认识。例如,我们可能有很高的知识和很高的能力,但我们举止得体,没有自负,傲慢或夸张的吹嘘。我们有些人自身有好的东西时,可能会自抬身价而贬低他人,这样是缺乏礼貌的。但具有德行的人会彬彬有礼,适时适地的给予他人荣誉。这也同样强调的是内心。

去巴蓬寺住时,我们被告知前来受戒的僧人必须把以前在世间所拥有所作为的一切留在寺院门口,不要带到庙里来。他教导我们不要因为以前的自我而傲慢,否则我们无法在那个团体中生活。如果在世间我们比别人地位更高或拥有更多,住到那里就缺少谦逊的机会了。这就像大长老阿难尊者和难陀尊者,当他们要受戒时,理发师优波离也在其中。他们意识到如果理发师在他们之后受戒,就还要继续尊敬他们。因此,他们让优波离尊者先受戒,以便他们可以恭敬地向他顶礼。他们放下自己崇高的家世和众多的财富,让优波离尊者先出家,这样他们就可以放下自己的见解和我慢。

龙普查把这一点拿来教导前来受戒的和安住下的僧人们,即使语言不同,来自不同的地区,但都不要执著于此。去“Miang” 就是去“Muang (城)”。买 “Kia” 就是买“Kluea (盐)”。这就是一些名词概念,意思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没有哪种语言更好。至于我们可以吹嘘自己的地区,而看不起其他人。世间社会就是这样的,对吧?富人可能看不起穷人,高学历的看不起教育程度低的人,地位高的(有高职位和事业的人)就看不起没有地位的,就是关于这些财富、地位、赞誉和快乐,等等。

因此,谦逊会带来明显的特点——谦逊的行为举止,言语和心,还有随喜心,这些符合喜心的原则,可以培养梵住成为无量心。如果我们有谦逊、有善语、有慈爱、有悲悯、有一颗温和同情的心,那就是随喜心。如果能做到的话,就可以引发深定,这不是容易(简单)的。因此你可以看到那些进入佛教的人的特点,你注意到吗?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欧洲人,美国人还是亚洲人,他们的共同点是会有法在心中生起。他们会有谦逊——谦逊的举止,谦逊的言语和谦逊的心。就那样的发生在布施,持戒和禅修时。

他们的心受到陶冶,尊敬长辈和尊重有戒有德者。听闻佛法后,他们不会紧抓着世俗的资历,也不会因家族、财富、家族显赫、富裕、相貌好、拥有知识能力地位或众多追随者而自以为优越。因此,我们看到来寺院的居士,在世俗意义上可能有好的家庭背景、财富、知识、地位和能力,但在寺院里,他们把这些放在一边。放下我们所拥有的种种世俗名相,感觉轻松自在,就可以与那里的团体相处融洽。

如果执着我们所拥有的,沉迷其中,就会一直执著下去,而不会意识到它并非永恒和持久。尤其是“诸行”——它是无常的。当“行”无常时,因“行”而存在的其他事物也是无常的。它们可能改变。一位亿万富翁,在有朝一日可能一无所有。某一天贫穷和匮乏,但某一天可能变得非常富裕。有些人毫无地位和身份,但有一天可能身居高位。而身居高位的人有一天可能失去一切,包括跟随着。这是不确定的,这就是世间的状况。

因此,我们无法执著于我们所拥有的。就算拥有时,我们也不能看不起别人。相反,我们应该利用我们所拥有的来造福(给别人带来利益),对他人慈悲为怀。越是温顺谦逊,别人就越尊重我们, 越能接受我们的优点与善。这很重要。因为如果一个人固执傲慢,那会发生什么呢? 哪怕面对我们的朋友,也可能导致友谊荡然无存。我们可能会对朋友发一些不应当的无名火,彻底伤害了朋友,伤害了友谊。或者说我们可能不会有好结果,我们吹嘘与固执,就会失去我们的长处或优点。

就像我们中有些人出生在高贵家庭,有些人很富有,但也许不能在学业或生活中取得成功,因为固执和自负,不肯听任何人的提醒和建议。许多人有钱就挥霍无度,直到倾家荡产。在佛陀时代就是这样,今天仍然如此。或者在团体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吹嘘和摆架子,喜欢行使特权而无视纪律,这会导致分裂不团结。因此规章制度与戒律,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就像把各种鲜花编成花环一样。

那么,治愈固执和自负的方法就是我们要有善知识来提醒,从而养成良好习惯。例如我们有老师,僧人要跟随戒师指导,戒师帮助我们去除烦恼,使我们不至于成为傲慢自负的人。如果一个人缺乏智慧,不听任何人的话,对吧?当人们赞美和纵容他们时,就很容易迷失。而这种人往往喜欢那些厚颜无耻的来奉承他们的人。这样工作和事业就可能毁于一旦,因为缺乏仔细考虑事物的智慧。迷失在世间的得失、地位、赞誉和幸福中。没有思考这些事物属于世间,是世间的幻象——利得、损失、名声、讥嫌、指责、称赞、快乐、痛苦,这些生起时,就应谨慎(警惕)。这就是自负、吹嘘、不谦逊的危害。

至于“尊重”,如前面所讲,是指肯定他人的优点长处,以真诚和深刻地表示尊重。因此尊重是指深深扎根于内心的善,使人有一颗温和的心,不刚硬或粗糙,而是细腻,高雅的心。这很重要。当我们有这样的尊重时,我们就会有美德和慈爱,不会想着去挑别人的毛病,不会想着贬低他们的善行,不会想着与之竞争。这是有美好的德行,看到的是善,现在被称为“正向思维”。

我们不断的训练正向思维,就会带来快乐。不断的正向思维,本身就是慈爱。当我们有这样的慈爱时,就能轻松地与他人相处。人与人之间有相互的慈悲,总是看到他人的善,而不是看到他们的过错,我们的心就安然自在。看到别人做过的善行和美德,我们情不自禁地接受和赞扬他们。通过身口意,真诚而非虚伪地赞叹和尊敬。我们的心就是带着尊重的随喜心。多多实践,它会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中。经常这样做,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善,崇高。

因此,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会完全丧失幸福。让我们这样修行。当我们有了这样的尊重,它就会从我们的脸上表现出来,眼神会明亮,面容会美丽,我们的智慧也已经提升了。尊重和慈爱的好处是会让我们可爱,讨人喜欢和体贴。别人也会尊重和赞美我们。我们获得身心的快乐,没有麻烦,与任何人都没有危险或敌意。有时,即使我们为别人做了好事,但他们没有以善意回报我们,我们可能会有点伤心。用现代的说法,我们可能会感到有点“(noy) 恼火”。但能够守住那个原则,我们不去责怪他们。我们行善,已经得到善报。他们不回报我们的善意,我们不用去关注那些。

因为在世俗社会中,有无私慈爱的人是很少的,懂得感恩回报的人就更少。事情就是这样子,每个人都有自我,都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因此当我们来修行时,无论做什么,当我们有善行时,,别人可能会在困难时帮助我们。我们就可以渡过难关,从不缺少支持者和帮助者的照顾。因此,我们不要动摇,要好好地建立正念,做一个不放逸的人。这样做,我们的心就会有细腻的智慧。

我们将在每一世都投生于高贵的家庭,直到证得涅槃。这就是尊重和谦逊的区别。讲这个是为了让我们有所思考。总之,认识并肯定到我们在他人身上发现的优点和善,我们为他们的优点与善而欢喜,尊重和谦让他们。谦逊就是让我们的心谦卑,身口意谦逊,不自负,不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这些都是我们生命里的祝福。

佛陀曾开示尊重、谦逊、知足和感恩是至高无上的祝福。修行者应遵循这些。我们将拥有美德、布施、持戒和修行。最终,我们每一位都将彻底具足见法的智慧。

祝福大家。

当我们的心跑到过去或未来时,禅定就不稳固,正念也不在当下。我们就觉知,心正在散乱就知道心散乱着。如果正念非常稳定,当我们知道心散乱时,散乱的心就会停止。这就被称为“心只是心”,不是生命(众生)、人、我们或他们。就看到散乱也只是生起,存在和灭去的法。这可以观照成为法,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念力和禅定是不够的。我们可以来诵念《忆念三宝》的偈子(Itipiso/Svakkhato/Supatipanno) 诵108遍,或诵念《吉祥胜利偈/胜利吉祥偈》或《胜利之阵偈子Jinapañjara/金那般川经文》。要诵念到心平静。有些比丘能背诵《比庫巴帝摩卡》,他就会背诵巴帝摩卡。因为背诵需要记忆力和注意力。如果你到一个恐怖,荒凉的地方,诵念巴帝摩卡45分钟,心就会感到安详。

那有些人在广阔,空旷的地方时,心也会飘忽不定。就像黄昏时分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某种力量冲击心,让你有那种感觉。当我们观心时,就会知道心开始不安了,不平静。在数千亩的森林里,像是只有你一个人,听着鸟儿歌唱和长臂猿嚎叫,在森林中回响。很静谧,非常非常静谧时,就会感到孤独。这时,,就要背诵经文了,忆念佛陀,忆念佛法和僧伽。因此,我们诵念的这些偈颂,早晚课的诵念,要牢记在心中。当面临种种危险时,我们可以提起这些偈颂让心平静。

因为这个心喜欢跑,随着各种外境对象四处跑。让我们快乐的事物(对象),我们会想念它们,我们会记住它们。人们渴望那个,渴望快乐,这个世界的快乐,感官欲乐——从那些让我们满意的色、声、香、味、触、法中得来的快乐,我们都渴望着。但世间的感官之乐总是伴随着感官之苦。意思是它仍然可以成为痛苦再次生起的原因,当那种快乐与我们分离时,或者失去了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物,远离了我们爱的人,痛苦就会生起。或者我们有这个身体,这个色身也同样是我们心灵的快乐。如果身体健康,我们就会快乐。因为能走、能说、能吃。但总有一天,它会逐渐衰退,眼睛看不清楚,大大小小的器官都会出现问题,曾经走路稳健的膝盖已经退化了,过度使用就会让它们退化。我们可能会感到烦躁、不舒服、生气,因为身体不能像以前那样使用了。色身有很多这样的过患,如果没有及时觉知到,我们将无休止地受苦。与心爱之物分离,比如这具强健完美的身体,也是内心所爱之物。如果我们能够接纳这个自然的真相,心就不会受苦。而这个身体肯定也会随着它的自然而衰退。世间的快乐就是如此。

第二种快乐是我们在这里修习的禅定之乐。当我们获得定力,或看到我们的心变得平静,清凉时,它变得柔顺,倾向于佛法。心非常清凉,很容易导向法,听法很容易理解,也容易接纳真理(真相)。因此我们对佛、法、僧的有信心了,那就遵照着修行,有信心了就精进的修行。当我们想要世俗的快乐时,我们会尽力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追求——不损害自己,不妨碍他人。如果我们想要从禅定和佛法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我们也一样要精进的修行。精进地与过去在意的事物作斗争。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的快乐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的快乐。它会阻碍我们,不让我们进入禅定的快乐。 因此,我们要先放下所有世俗的东西。与禅修业处在一起——佛、法、僧, 出入息,以及念诵。建立良好的定力,保持正念维系在当下,然后心就会宁静,有一些定力,叫做刹那定。定力再加强,或者是达到心一境的级别,这是安止定。

在起初,如果波罗蜜不够的话,我们先获得的是小定力。例如,听法时感到法喜,充满快乐,有时汗毛竖起,泪流满面,身体轻盈,或像波浪拍打海岸,内心有麻麻的感觉,称为 “喜”(piti),有五种。感觉身体变得巨大无比,延伸到这个大厅。仿佛要穿过大厅,非常轻盈,像漂浮在空中。这些都是喜的表现情况/征兆。当修行者有这种体验时,他们可能会疑惑这是什么。查阅经典,经典解释说这是喜,源自于内心的平静。这不一定发生在听法的时候。听到各种事情,人们在做功德,我们随喜他们的功德,然后喜就生起了!或者我们向贫困者施舍而感到满足,快乐而满足,即使金额不多。但是接受者很高兴,所以我们也很惬意/满足,喜就生起!

那些聪明的人知道怎么做功德,让喜生起。帮助佛教工作会让我们产生喜和满足。有些人在帮助佛教事业方面有很大的动力(心力),或各种社会工作方面有很大的动力,也不知道这种动力从何而来,但就是有巨大的动力。做了之后感到满足和快乐,把它供养给佛法僧三宝。这就是所谓的善行或功德。功德来自布施,持戒和修行。当我们这样修行时,意味着我们想要获得更高层次的禅那的快乐。但当我们还没有达到时,先让它一点一点的进展。

成为剎那定——当定力不断的得到发展时,从而身心轻盈而空灵。那也同样的不可思议了,被称为近行定,特别是在有时智慧生起的那一刻,我们看到事物都是无常的,身体是无常的,我们看到它在分崩离析。我们看到的各种事物似乎持久而永恒。有一天我们以洞见和智慧看到这个事物正在生灭——我们已经学习过所以能理解。我们建造物品,建造能维持上百年的建筑,无论是木头还是混凝土,它们都会老化。但如果我们以智慧去看,我们会深刻地看到,看到它就在此时此刻正在老化。这样看就称为生起智慧,看到我们的生命正在走向死亡。以智慧清晰地看到是这样子,那我们就必须找到一条出路。

那就是修行佛法,出离一切苦之路。可能会产生喜悦,能维持3天3夜,这是因为内观禅修生起智慧。但如果只是禅定,它只是为了宁静能够获得禅那,心是静止的,能够压制贪嗔痴。但是烦恼根本没有被去除。这就是所谓的修定,禅定中的快乐。那些在禅定中获得这种快乐的人也很满意,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处于这种专注状态的禅定比任何外在的事物都要更好,没有什么可以与这种禅定相提并论。感到精神上满足,快乐和平静,这样种种。这是第二种快乐。

许多沉浸于这种快乐的隐士或修行者转生为梵天。但他们是世俗的梵天。当禅定的力量,作为梵天的力量耗尽后,他们又回过来转生到人界。但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快乐,超越了色声香味触法所带来的快乐,后者掺杂着痛苦。因此感官欲乐只能到达六欲天。更高的是梵天的快乐,第二种的快乐。

第三种快乐,是了知和理解佛法的快乐。能够一点一点地清除烦恼,这就是所谓的逐步进入涅槃。如果证得涅槃,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快乐。但如果我们还没有证得涅槃,就必须继续训练和努力,而产生定力,观照而生起智慧。见到诸法的本质,心也敞亮起来,从而能够放下。因为看到名色是苦、无常、无我的真相, 就像阿若·憍陈如尊者那样。他深刻地理解了,五比丘们深刻地理解了名色,有生就有灭,这是自然规律,仅此而已。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佛陀的教导,我们必须修行。

我们知道涅槃是至高无上的快乐,这都是好东西,只是我们还做不到,我们要努力地一点一点地去做。从善行开始,从布施开始,从持戒开始。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说,有时可能会有团体来修行1天1夜,3天3夜,7天7夜。只是以禅修为目标,尤其是进入雨安居,沙弥或比丘的目标就是修行和修养心。日中一食,只吃钵中食,不说话,尽量少睡觉,或整个雨季都不睡觉。这些不同的事情都是磨练心的技巧,持头陀行以强化心的力量。都为了让心平静下来。当然这是在戒的基础上。

在家人有五戒,佛日时八戒,但沙弥有十戒,比丘有227条戒律,要根据我们的能力来践行。训练这个心使它平静。为了心的平静,而心的平静是为了培养智慧:了知真相, 看到这个被称为自我的身体——如果我们把这个身体看成是我,是自我是个体,那就表明我们的心是迷惑的。用学术的话来说, 就是所谓的自我迷惑, 真的相信它就是自己。如果我们知道这个身体不是我们,看到真相,看到自我了—— 这个个体根本不是一个自我,它是大自然的元素。我们就会明白,我们是靠什么长大的?靠食物、空气、水、火元素,我们才得以成长。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身体长大。但都认为这是我们,任何进入这个身体的东西都完全是我们的。我们的心就是这样执着。如果从来没有学过,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真相)。从出生起,它一直都是我们。老是我,病是我,死是我,出生是我,就这样的。

但是佛陀教导要明白它不是我们,这样我们就会有智慧,就不会受苦。因此我们就要来学习,努力修行从而能够理解,去看名色的真相。这就是通往涅槃的道路,或者说是更高的第三种的快乐。这是一种没有任何痛苦掺杂的快乐,是我们能够达到的。第一种的快乐是色声香味触法带来的快乐,我们已经认识的感官欲乐了。但第二种的快乐,我们必须训练以获得定力,然后运用定力观照生起智慧。这将是一点一点获得的第三种的快乐。

愿大家都能下定决心,每天这样修行,直到我们获得真正的快乐,那就是涅槃。祝福大家!

月明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