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从我们醒来的那一刻起,就能看到自己开始对各种事情产生念头,想法和构思。那些行善的人也同样有自己的意图,想法和构思,只不过他们构思的是功德和善行。像说今天我们来向僧众供养了,聆听了佛法教义,坐禅,并训练我们的正念专注于当下。这是关于记忆意图,以及与功德善行相关的念头或思维。就功德而言,当我们多加思考和培养时,心就会安详,心变得宁静,摆脱了烦躁和不安,远离了恼怒和烦恼。而我们的心也根据所感知到的对象来构建思想。

比如,当我们感到愤怒升起时,我们会回想起过去的愤怒,形成想蕴,然后愤怒再次升起,恶意和怨恨又一次出现。或者我们的心又始思虑着那些我们觉得愉悦的情绪对象,这被称为欲望之念。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感到愉悦。而我们的心也变得阴郁,不再清明。这是一种愉悦和满足的情绪,但不是内心的宁静。看到吗?我们总是在思索着愉悦的情绪,或者愤怒、怨恨、恶意的情绪。这就变得混乱,产生热恼。贪、嗔、痴就像火一样,在心中产生热量。

如何才能熄灭这热量呢?我们已经知道它很烫了,而且我们也不想要它。每次它一出现,就给我们的心带来痛苦。没有人想要自己的心是那样的。我们想要清凉,一颗清凉的心。如果我们不能训练自己的心,心就不会冷却下来。我们就会一直这样热恼下去。但当我们立志行善或积累功德时,比如供养僧团、做大功德、或通过出家修行积德。这些功德行为能使我们的心清凉舒适。

缅怀并朝拜重要的圣地,如佛陀诞生、成道、说法和入灭的地方,或菩提树,佛陀曾开示过,在他涅槃后,当阿难尊者问道应如何纪念佛陀,他说要忆念他诞生、成道、初转法轮、入灭的地方,或菩提树,或他的用品、舍利、佛塔,等等这些。这让佛教徒能够忆念他,生起信心、喜悦和快乐。这已经是功德了。这就是佛随念。

当修习佛随念时,心就会清凉宁静,远离之前提到的所有情绪。因此,这种清凉的心非常重要。我们的想法减少得越多,我们的心就越宁静、越清凉。要来训练禅定。一开始,忆念佛陀就是功德。朝拜四大圣地已经是功德了。但佛陀进一步教导说,虽然这样朝拜很好,但你还必须以修行作为供养。仅仅弯腰顶礼是不够的,你必须更加努力地修行。

这就是培养戒、定、慧。这被称为培育我们的心。我们是个体,人事。在佛教中,有圣物、圣人和圣法。当我们礼拜重要的佛教圣地并感到喜悦和快乐时,礼敬的人也是个体,这些都是修行人士。如果没有修行人士,佛教就会消失。修行的目的是为什么?是为了在我们心中逐渐培养法。从没有信仰,信仰会增长。从没有正念和智慧,正念和智慧也会增长。这发生在我们听闻和思考佛法的时候。

在美国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名叫牛顿的美国比丘,他曾经和我们住在这里,他是我的弟子。他回去美国了。有一对夫妻,丈夫对佛教产生了信仰,但妻子却没有任何信仰。后来,妻子开始学习牛顿比丘努力教导的佛法。又在丈夫的不断帮助下,最终妻子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信心。于是他们就一同寻找地方建造寺庙和建造宗教用品,以便修行佛法。诸如此类等等。

这就是以修行为供养了。因为他们聆听了佛陀的教法,或许是聆听佛陀圣弟子的讲法,或者是圣弟子的弟子都可以,甚至是因为阅读佛法书籍也可以,信仰和虔诚就此产生。然后他们努力的修行,就像我们在这里努力禅修一样。每一种国籍、每一种语言的人都可以修行,都可以成为宗教人士。如果没有宗教人士来修行和出家,佛教就可能逐渐的消失。但现在佛教在西方世界蓬勃发展。人们有信仰和虔诚。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从印度开始,阿育王将佛教传播到斯里兰卡和泰国。从泰国,高僧长老们又将其传播到其他国家。我们伟大的导师隆普曼和隆普查的弟子们将佛教传播到国外。这就是人们如何认识并对佛教产生兴趣的。因此,可以说,我们在泰国这里是处于源头。

我们现在知道贪、嗔、痴是火,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引起火,产生苦。我们可以熄灭这火,当什么时候熄灭了火,清凉就出现了,对吧?涅槃不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东西。仅仅是我们熄灭火,清凉自然就会出现。像黑暗一样,看到吗?如果我们让心灵变得明亮,黑暗自然就会消散。哪怕黑暗存在,当有光明时,黑暗也无法做什么事情。就像现在,当太阳升起时,黑暗仍然存在,但这个黑暗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影响,因为太阳的光芒掩盖了它。当太阳落山,光线减弱时,黑暗又会像以前一样出现。因此,我们的心必须要创造光明,产生智慧和洞见。

我们必须熄灭生起的贪、嗔、痴,熄灭热量,然后清凉就会自动呈现。我们怎样才能熄灭它呢?这是它的本性。我们必须走戒、定、慧的道路。就像现在坐在这里,我们有戒律训练我们的身和口,建立定力使心保持静止,不烦躁,然后智慧就会产生。如果心非常散乱,智慧不会生起。哪怕是对儿童来说,当有正念和智慧去参加体育比赛时,他们也能获胜,得到奖牌和奖杯,或者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里有一个例子。我们可能读过那个事件,发生在2024年7月30日,在中国浙江省的衢州市。在孙女回家的路上,孙女放学后,和爷爷一起回家。但这是很自然的事,有时候就会发生。这个只有八岁的女孩迷路了。和爷爷走失了,她没有办法联系到爷爷或家人。但这个孩子非常机智聪明,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她首先有了正念能想起来,她想起了什么?想起 妈妈曾经教导过她,如果有问题,就按取款机旁边的红色按钮。这个小女孩记住了。回想起妈妈的话。有正念去解决问题,保护自己。她走到一台取款机前,立即按下妈妈教过的那个红色按钮。这个按钮连接到银行的报告中心。随后银行通过那台取款机检查并联系她。这时,一位名叫周东平的工作人员接听了电话,温和地安慰孩子,问她是否记得父母或爷爷的电话号码。这个小孩记不住,没有记得。

所以如果我们有年幼的孩子或孙子,最好把电话号码写在孩子的包或衣服上,这样以防万一。甚至我们可以在孩子所有的衣服上都附上电话号码。买小孩衣服时就把家里的电话号码写上去。随时看都能看到。如果孩子迷路了,告诉他们记得翻看这个号码。这样,他们就能联系大人寻求帮助。但是这个孩子没记住。银行该怎么办?那工作人员试图安慰小女孩,看到吗?此时小孩开始怎么了?她开始感到害怕、困惑、恐惧和焦虑。

我们小时候也经历过这种情况,对吧?小时候,去上学,当大雨倾盆而无法回家时,我们变得害怕,哭喊着要找妈妈。尽管我们觉得“为什么要哭呢?” 但有什么告诉我们说:应该哭,我们就一直哭个不停。孩子们就是这样。有时他们会有意识地想,“哦…可能应该停止哭泣了”,但因为小孩觉知还很薄弱,烦恼就会把我们拉走。这就是为什么工作人员试图安慰孩子,告诉她:“放宽心,放宽心。” ‘放宽心’ 意味着让心保持平静、冷静和安宁。不被困惑或恐惧所扰乱。他联系了警察来帮助这个孩子。最后成功联系到她的亲属,孩子安全获救了。

这种平静和冷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所修行的,就是训练心灵从烦躁中平静下来。暂时远离热恼,暂抑制烦恼。然后我们就要来研究是什么造成痛苦——贪、嗔、痴的。我们认为我们的存在源自于执着执取,有自我就是产生贪嗔痴的原因。我们就来修行以放下自我。布施、持戒、修行而产生智慧,心就会清凉。看到吗?刚开始修行时,内心会一点点的清凉,我们称之为涅槃。它并不远离我们的生活,什么时候清凉,涅槃就在那一刻出现了。坚持这样努力修行,当我们坐禅直到内心的清凉呈现时,这是奇妙的体验。

有时感觉像在空调房里一样清凉。这种清凉在心里。走路时清凉,坐着时清凉。也可能持续好几个月。这就是禅定的奇妙之处。这种清凉来自暂时抑制烦恼的宁静。虽然还没有看到涅槃,但这也很重要。当心如此宁静时,我们可以看到来扰乱的情绪或对象。有了正念及时觉知,就能放下。能放下所有外缘,智慧就由此产生。

我们用智慧训练心,发展禅定,禅定导向智慧。从醒来的那一刻起,整天都这样练习,直到入睡,尽量保持高度正念。引起苦的东西,是通过眼、耳、鼻、舌、身和意进入的对象,外源。心会不断地造作,我们要及时觉知。当我们能够及时觉知,智慧就会生起,心也会清凉。如果无法保持觉知,开始感到混乱,就要回到修习禅定,训练自己保持宁静,直到熟练。这样的修行就是我们理解佛法、认知真理或见法的道路。这就能灭法我们内心的痛苦,是一种功德,使佛法在心中生根。

因此,当我们礼拜和缅怀佛教的圣物或圣地时,我们就应当立志修行践行佛法的人成为佛教徒,体现佛法的人就是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和比丘尼。这些就是宗教中人。让我们修行以真正理解佛法。

愿你们所有人都能获得成功和繁荣进步。

月明山寺